會計16-03存貨成本之衡量方法-其他試題

【選擇題】

01.雙十服裝店出售運動鞋。1月份,運動鞋的庫存情況如下:

期初存貨100雙,單價$440

16日購買40雙,單價$500

110日銷售50

115日購買70雙,單價$600

120日銷售100

125日購買40雙,單價$700

A01-1.根據上述資訊,請問在永續盤存制先進先出法下,銷售商品的銷貨成本是 (A)$70,000 (B)$80,400 (C)$64,000 (D)$90,000

銷貨成本=$440×100+$500×40+$600×10=$70,000

B01-2.承上題,請問在定期盤存制加權平均法下,銷售商品的銷貨成本是 (A)$53,600 (B)$80,400 (C)$84,000 (D)$90,000[106地方三等]

加權平均單位成本=($440×100+$500×40+$600×70+$700×40)÷(100+40+70+40)=$536

銷貨成本=$536×(50+100)=$80,400

 

D02.在物價上升階段,若甲公司X1年初存貨由加權平均成本公式改為先進先出成本公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流動比率增加 (B)總資產週轉率下降 (C)淨利率增加 (D)負債比率增加。[106地方五等]

物價上漲,先進先出法之期末存貨較高,銷貨成本較低,毛利較高,稅負較高,形成虛盈實虧,負債比率下降。

 

A03.下列那些項目應包含於存貨成本中?①為特定顧客設計產品之成本②存貨之購買價格③自稅捐主管機關可回收之進口稅捐④異常耗損之原料⑤與生產數量直接相關之直接人工成本⑥銷售成本 (A)僅①②⑤ (B)僅②③⑤ (C)僅①②④ (D)僅②③⑤⑥。[106地方五等]

存貨成本:達到可供銷售狀態及地點所發生之必要支出,僅包含①②⑤。

 

B04.甲公司採永續盤存制,X371日有商品存貨8,000單位,每單位成本$57月份有關進、銷資料如下:

710日出售4,000單位,單位售價$18

715日進貨16,000單位,單位成本$8

725日出售10,000單位,單位售價$20

若甲公司採用移動平均法計算存貨,則7月份的銷貨成本數是多少? (A)$98,000 (B)$94,000 (C)$90,000 (D)$88,000[106初考]

7/10銷貨成本=$5×4,000=$20,000

7/15移動平均單價=($5×4,000+$8×16,000)÷(4,000+16,000)=$7.4

7/25銷貨成本=$7.4×10,000=$74,000

銷貨成本總額=$20,000+$74,000=$94,000

 

A05.甲公司於X6年將存貨成本公式由加權平均法改為先進先出法,報稅則仍維持採用加權平均法,該公司期末存貨之金額如下:

期末存貨

X4

X5

X6

加權平均法

$150,000

$260,000

$310,000

先進先出法

180,000

300,000

320,000

若所得稅率為20%,則下列有關X6年改變會計政策之敘述何者錯誤? (A)該會計政策改變使X6年度稅前淨利減少 (B)該會計政策改變使X6年底負債增加 (C)該會計政策改變使X6年初權益總額增加 (D)該會計政策改變使X6年底資產總額增加。[106原民三等中會]

(A)期末存貨增加,銷貨成本減少,稅前淨利增加。

 

A06.甲公司採永續存貨盤存制下之移動平均成本流動假設,11日存貨300件每件$1531日進貨500件每件$1851日銷貨400件,71日再進貨600件每件$19121日銷貨300件,此外無其他進銷貨事項,則本期銷貨成本為何(計算平均成本若有小數,請取至小數第四位) (A)$12,195 (B)$12,450 (C)$12,705 (D)$13,200[106高考三級]

 

購入

出售

結存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1/1

300

15

4,500

 

 

 

300

15

4,500

3/1

500

18

9,000

 

 

 

800

16.875

13,500

5/1

 

 

 

400

16.875

6,750

400

16.875

6,750

7/1

600

19

11,400

 

 

 

1,000

18.15

18,150

12/1

 

 

 

300

18.15

5,445

700

18.15

12,705

銷貨成本=$6,750+$5,445=$12,195

 

C07.下列為丁公司X76月份之進銷貨資料

61

期初存貨200

@$10

$2,000

64

進貨300

@$12

$3,600

68

銷貨200

 

 

613

進貨200

@$14

$2,800

618

銷貨400

 

 

若該公司採永續盤存制移動平均法,試問X7630日該公司存貨餘額為何? (A)$1,000 (B)$1,200 (C)$1,232 (D)$1,458[106普考]

X7

進貨

銷貨

結存

日期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6/1

 

 

 

 

 

 

200

10

2,000

6/4

300

12

3,600

 

 

 

500

11.2

5,600

6/8

 

 

 

200

11.2

2,240

300

11.2

3,360

6/13

200

14

2,800

 

 

 

500

12.32

6,160

6/18

 

 

 

400

12.32

4,928

100

12.32

1,232

 

D08.下列那一項非國際會計準則禁止採用後進先出法的理由? (A)與一般實體存貨流動不符 (B)後進先出法使期末存貨按早期進貨成本衡量,不代表存貨之現實成本,在大部分通貨膨脹情況下,低列了流動資產和流動比率 (C)在通貨膨脹情況下,後進先出法雖彌補了傳統會計中損益中含有營業損益和持有利益,但是這是透過一種不切實際的成本流動假設而做到的 (D)後進先出法的會計處理過於保守。[106薦任]

禁止採用後進先出法的理由:(A)與實體存貨的流動不符。(B)使期末存貨按早期進貨成本衡量,不能代表存貨的現時成本,低列了流動資產和流動比率。(C)以過去的存貨成本配合現在的銷貨收入,使損益中含有營業損益和持有損益,是透過不切實際的成本流動假設。(D)基於所得稅利益的考量,將後進較高的成本轉入銷貨成本,以降低稅前純益和所得稅,但降低純益的效果會受到企業採購政策的影響,因此不是真正有系統的方法。

 

B09.甲公司存貨採用永續盤存制,X13月份進銷資料如下:31日存貨400單位,單位成本$50310日進貨800單位,單位成本$53320日銷貨900單位,單位售價$90。請計算甲公司分別採用先進先出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之銷貨毛利差異數 (A)$200 (B)$300 (C)$400 (D)$500[107外交四等]

先進先出法銷貨成本=$50×400+$53×500=$46,500

移動加權平均法銷貨成本=($50×400+$53×800)×900/(400+800)=$46,800

銷貨毛利差異數=$46,800-$46,500=$300

 

D10.下列項目那一個不是進貨成本的一部分? (A)進貨退出 (B)進貨折讓 (C)買方負擔的運費 (D)賣方負擔的運費。[107地方五等]

賣方負擔的運費,為賣方的銷貨運費。

 

D11.比較定期盤存制下的先進先出法與加權平均法,下列何者正確? (A)在物價下跌時,先進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貨較高 (B)在物價下跌時,加權平均法要繳較少的稅 (C)在物價上漲時,兩法會有相同的銷貨成本 (D)在物價上漲時,先進先出法淨利較高。[107地方五等]

物價下跌,先進先出法的期末存貨較低,銷貨成本較高,毛利較低,稅負較低,可以節稅。

物價上漲,加權平均法的銷貨成本,介於先進先出法與後進先出法之間。

 

B12.甲公司採用永續盤存制及平均法成本流程假設。X11月份進銷資料:11日存貨20單位@$1215日進貨10單位@$15110日銷貨10單位@$20115日進貨15單位@$16,請問110日應記錄銷貨成本增加多少? (A)$120 (B)$130 (C)$135 (D)$140[107地方五等]

加權平均單位成本=($12×20+$15×10)÷(20+10)=$13

銷貨成本=$13×10=$130

 

D13.關於存貨之成本公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①不得使用後進先出法,但得自由選擇使用個別認定法、先進先出法或加權平均法 ②選擇先進先出法時之本期淨利必大於等於選擇加權平均法時 ③先進先出法下綜合損益表較允當表達,但資產負債表較不允當表達 (A)僅① (B)僅③ (C)僅①③ (D)①②③。[107身心四等]

①理論上皆可自由選擇,但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10號,自9811日起,禁止採用後進先出法。②物價持續上漲時,先進先出法之淨利才會大於等於加權平均法之淨利。③先進先出法:從綜合損益表觀點,銷貨成本為早期成本,與現在收益較不配合。從資產負債表觀點,期末存貨較接近市價,資產評價較正確。

 

B14.甲公司採永續盤存制且X1年初有每單位$5之存貨20單位,當年於4月及11月分別以每單位$6與每單位$8之價格進貨30單位與50單位,且唯一之銷貨係於9月出售40單位。於使用下列何者成本公式時,甲公司採永續盤存制或定期盤存制下所報導之X1年本期淨利將相同?①個別認定法 ②先進先出法 ③加權平均法 (A)僅① (B)僅①② (C)僅①③ (D)①②③。[107身心四等]

個別認定法及先進先出法,採定期盤存制或永續盤存制之淨利金額相等。加權平均法,只適用於定期盤存制。

 

B15.在物價下跌階段,下列那一種存貨成本公式,使資產負債表之存貨金額較接近其市價? (A)成本個別認定法 (B)先進先出成本公式 (C)加權平均成本公式 (D)後進先出成本公式。[107初考]

先進先出法:先買進先出售,期末存貨較接近市價,資產評價較正確。

 

B16.甲公司期初存貨20件,每件成本價$100,當年進、銷貨資料如下:

日期

進貨單價

進貨量

日期

銷貨量

2/1

$110

30

3/5

30

5/1

$120

30

8/7

25

若公司存貨採定期盤存制及加權平均成本公式計價,當年銷貨成本金額為(四捨五入至整數) (A)$6,050 (B)$6,119 (C)$6,300 (D)$6,325[107初考]

加權平均單位成本=($100×20+$110×30+$120×30)÷(20+30+30)=$111.25

銷貨成本=$111.25×(30+25)$6,119

 

C17.乙公司採永續盤存制及先進先出的成本流程,X11月份的交易事項如下:14日向甲公司賖購100件商品,其總金額為$10,000,交易條件為目的地交貨,付款條件為2/10n/3016日向丙公司現購60件商品,其總金額為$6,600110日償還對甲公司的貨款;118日賖銷80件商品,每單位售價為$150,並支付運費$400,交易條件為目的地交貨,付款條件為2/10n/30。請問乙公司記錄X1118日賖銷相關分錄中,下列何者正確? (A)借記應收帳款$12,400 (B)貸記存貨$8,400 (C)借記銷貨成本$7,840 (D)貸記銷貨收入$12,160[107記帳士]

借:應收帳款$12,000 ($150×80)

  銷貨運費    400

  貸:銷貨收入$12,000

    現  金    400

借:銷貨成本$7,840 [$10,000×(1-2%)÷100×80]

  貸:存  貨$7,840

 

B18.甲公司於20X1年開始營業,對存貨之評價方法係採用先進先出法,20X2年中該公司決定改採加權平均法,已知先進先出法下,20X1年及20X2年之淨利分別為$500,000$480,000。其他相關資料如下:

存貨

20X11231

20X21231

先進先出法

$250,000

$280,000

加權平均法

200,000

240,000

在不考慮所得稅的情況下,甲公司20X2年之淨利為何? (A)$510,000 (B)$490,000 (C)$470,000 (D)$440,000[107會計師中會]

X2年淨利=$480,000+($250,000-$200,000)‐($280,000-$240,000)=$490,000

 

C19.甲公司於201910月份關於A商品的資訊如下:

日期

餘額/交易

數量

單位成本

101

存貨

2,000

$36

107

進貨

3,000

37.2

1014

銷售

3,600

 

1021

進貨

4,800

38

1023

銷售

3,800

 

如果甲公司採用永續盤存制之移動平均法成本流程假設,請問1031A商品的存貨成本為(單位成本四捨五入至小數點第二位) (A)$86,880 (B)$89,640 (C)$90,504 (D)$91,200[108地方三等]

日期

購入

出售

結存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10/1

2,000

36

72,000

 

 

 

2,000

36

72,000

10/7

3,000

37.2

111,600

 

 

 

5,000

36.72

183,600

10/14

 

 

 

3,600

36.72

132,192

1,400

36.72

51,408

10/21

4,800

38

182,400

 

 

 

6,200

37.71

233,808

10/23

 

 

 

3,800

37.71

143,298

2,400

37.71

90,510

 

C20.甲公司的存貨計算採定期盤存制的加權平均法。X1年進銷資料為:11日存貨500單位@$18225日進貨1,500@$20830日進貨500@$21420日銷貨1,200售價@$401130日銷貨600售價@$42則銷貨毛利為 (A)$38,200 (B)$13,860 (C)$37,560 (D)$35,640[108地方五等]

可售商品總成本=$18×500+$20×1,500+$21×500=$49,500

加權平均單位成本=$49,500÷(500+1,500+500)=$19.8

期末存貨=$19.8×(500+1,500+500-1,200-600)=$13,860

銷貨成本=$49,500-$13,860=$35,640

銷貨收入=$40×1,200+$42×600=$73,200

銷貨毛利=$73,200-$35,640=$37,560

 

D21.甲公司X1年期初存貨為5,000單位,每單位$4.5X1525日起運點交貨之進貨4,500單位,每單位$4,另支付運費$900X11231日期末盤點尚餘2,000單位,存貨採用先進先出法的成本公式,並採定期盤存制為存貨盤存方法,X1年度的銷貨收入為$63,000,甲公司所得稅稅率20%。則甲公司X1年之銷貨毛利金額應為何? (A)$23,680 (B)$24,000 (C)$29,600 (D)$30,000[108身心三等]

5/25單位存貨成本=($4×4500+$900)÷4,500=$4.2

銷售數量=5,000+4,500-2,000=7,500

銷貨成本=$4.5×5,000+$4.2×(7,500-5,000)=$33,000

銷貨毛利=$63,000-$33,000=$30,000

 

D22.由於市場需求提高,致使甲公司的進貨單位成本逐次上漲。若甲公司適用之所得稅率為20%,試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依個別認定法計算之期末存貨成本一定比加權平均法之期末存貨成本高 (B)依加權平均法計算之期末存貨成本較先進先出法之期末存貨成本高 (C)採先進先出法所需負擔之所得稅較加權平均法所需負擔之所得稅低 (D)依先進先出法計算之稅後淨利較加權平均法之稅後淨利高。[108身心四等]

先進先出法:物價上漲,期末存貨較高,銷貨成本較低,毛利較高,稅負較高,形成虛盈實虧。

 

D23.甲公司採用永續盤存制度之加權平均法,X3121日的蔓越莓果乾存貨有300包,每包成本為$1012月份之進貨及銷貨資料如下:

 

進貨

銷貨

12/10

400包,每包成本$12.10

 

12/15

 

300包,每包售價$30

12/20

150包,每包成本$13.40

 

12/26

 

400包,每包售價$30

12/28

150包,每包成本$14.00

 

則甲公司12月份之銷貨成本與期末存貨金額分別為何?[108原民四等]

 

銷貨成本

存貨

 

銷貨成本

存貨

(A)

$9,800

$4,200

(B)

$8,600

$3,630

(C)

$8,365

$3,585

(D)

$8,080

$3,870

12/1$10×300=$3,000

12/10($3,000+$12.1×400)÷(300+400)=$4,840÷700=$11.2

12/15$11.2×(700-300)=$11.2×400=$4,480

12/20($4,480+$13.4×150)÷(400+150)=$6,490÷550=$11.8

12/26$11.8×(550-400)=$11.8×150=$1,770

12/28:期末存貨=$1,770+$14×150=$3,870

銷貨成本=$11.2×300+$11.8×400=$8,080

 

C24.甲公司對客戶之訂單係採專案接單客製化之方式供貨。X1年底相關資料顯示,甲公司為因應乙客戶之訂單共計生產100件,總成本$58,000,已供貨95件;丙客戶,共計生產50件,總成本$13,500,已交貨48件;丁客戶,共計生產80件,總成本$46,000,尚餘存貨6件。甲公司在X1年底之存貨成本為多少? (A)$6,175 (B)$6,641 (C)$6,890 (D)$7,475[108普考]

乙單價=$58,000÷100=$580

丙單價=$13,500÷50=$270

丁單價=$46,000÷80=575

存貨成本=$580×(100-95)+$270×(50-48)+$575×6=$6,890

 

C25.下列關於存貨成本的敘述,何者錯誤? (A)包含買價、關稅與稅捐(限未來不得退稅者)、運費、可直接歸屬於存貨的取得成本 (B)商業折扣以及各種於成交前的讓價等,在計算購買成本時,應先予以減除 (C)若採遞延付款方式者,則應將總價款區分為融資安排與存貨成本二部分。前者於適當的會計期間先認列為利息費用,再予以資本化計入存貨的成本 (D)固定製造費用之分攤,係基於生產設備之正常產能,惟實際產量與正常產能差異不大,亦得按實際產量分攤。[108會計師中會]

(C)融資安排產生的利息費用不一定都可以資本化。

 

B26.甲公司於X3年開始營業,對存貨之成本公式採加權平均法,X5年中該公司決定改採先進先出法。已知加權平均法下X3年與X4年綜合淨利各為$570,000$600,000。其他資料如下:

期末存貨

X3

X4

加權平均法

$370,000

$410,000

先進先出法

$350,000

$380,000

不考慮所得稅,則X4年度之綜合淨利於X4X5年度之比較綜合損益表中應為 (A)$570,000 (B)$590,000 (C)$600,000 (D)$610,000[108會計師中會]

加權平均法X4年較X3年存貨增加=$410,000-$370,000=$40,000

先進先出法,X4年較X3年存貨增加=$380,000-$350,000=$30,000

X4年度綜合淨利=$600,000-($40,000-$30,000)=$590,000

 

B27.甲公司存貨會計記錄採用先進先出法(永續盤存制),以下為甲公司X1年度相關資訊(依交易時間順序)

 

單位數

單位成本

期初存貨

10

$40

進貨

40

44

進貨

20

42

銷貨(單位售價$60)

50

 

進貨

60

50

銷貨(單位售價$52)

30

 

甲公司期末存貨之淨變現價值為$2,400,則甲公司X1年銷貨成本之金額為何? (A)$3,500 (B)$3,600 (C)$3,660 (D)$3,840[109地方四等]

期末存貨數量=10+40+20-50+60-30=50

期末存貨成本=$50×50=$2,500$2,400

銷貨成本=($40×10+$44×40+$42×20+$50×60)-$2,400=$3,600

 

D28.嘉義公司20X1年期初存貨成本$9,000(3,000),該年度共採購三次,第一次購貨3,000件,成本共計$12,000;第二次購貨2,000件,成本共計$10,000;第三次購貨3,000件,成本共計$18,000,該年度共出售8,000件,請依加權平均法,計算嘉義公司期末存貨之價值為何? (A)$18,000 (B)$15,500 (C)$18,250 (D)$13,350[109原民三等]

加權平均單位成本=($9,000+$12,000+$10,000+$18,000)÷(3,000+3,000+2,000+3,000)=$4.45

期末存貨=$4.45×(3,000+3,000+2,000+3,000-8,000)=$13,350

 

A29.甲公司X5年期初存貨100單位$100,00031日進貨100單位$110,00081日進貨200單位$240,0001020日銷貨300單位$450,000,試問採用先進先出法比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之銷貨成本如何? (A)減少$7,500 (B)減少$3,750 (C)增加$3,750 (D)增加$7,500[109原民四等]

先進先出法=$100,000+$110,000+$240,000×100/200=$330,000

加權平均法=($100,000+$110,000+$240,000)×(100+100+100)/(100+100+200)=$337,500

先進先出法比加權平均法之銷貨成本減少=$337,500-$330,000=$7,500

 

C30.丁公司採用永續盤存制處理存貨事宜,期初存貨100件,成本$12,000,今年僅進貨一批500件,期末存貨200件,若比較先進先出法與移動加權平均法,則先進先出法之銷貨成本較移動加權平均法少$400,請問今年進貨單價為何? (A)$121 (B)$124 (C)$132 (D)$133.33[109記帳士]

銷售數量=100+500-200=400

假設進貨單價為X

$12,000+300X+$400=($12,000+500X)÷600×400,進貨單價X=$132

 

B31.甲公司之存貨採永續盤存制與加權平均成本公式,其X111月份存貨之相關資訊說明如下:11月初期初存貨200台,單位成本$9001114日進貨300台,單位成本$9201119日銷貨400台,售價$1,2001125日進貨170台,單位成本$940,試求期末存貨成本為何? (A)$248,915 (B)$251,000 (C)$260,050 (D)$270,915[109普考]

期末存貨成本=($900×200+$920×300)÷(200+300-400)/(200+300)+$940×170=$251,000

 

B32.乙公司X1年無期初存貨,在X1年度發生以下的進貨與銷貨,試問下列選項中四種會計方法,那一種將使X1年度的銷貨毛利最低? (A)永續盤存制結合先進先出法 (B)定期盤存制結合加權平均法 (C)永續盤存制結合加權平均法 (D)定期盤存制結合先進先出法。[109普考]

日期

營業活動

每單位進貨成本或銷貨售價

X121

進貨20單位

$30

X141

銷貨10單位

$50

X161

進貨10單位

$40

X171

銷貨15單位

$60

X181

進貨20單位

$50

銷貨收入=$50×10+$60×15=$1,400

(A)銷貨成本=$30×20+$40×5=$800

 銷貨毛利=$1,400-$800=$600

(B)銷貨成本=($30×20+$40×10+$50×20)÷(20+10+20)×(10+15)=$1,000

 銷貨毛利=$1,400-$1,000=$400 (最低)

(C)銷貨成本=$30×10+($30×10+$40×10)÷(10+10)×15=$825

 銷貨毛利=$1,400-$825=$575

(D)銷貨成本=$30×20+$40×5=$800

 銷貨毛利=$1,400-$800=$600

 

【綜合題】

【記帳士107-1-1】大趣公司存貨會計制度採用永續盤存制,20X7年進貨及銷貨資料如下:

12日,期初存貨100單位,每單位$1025日,進貨400單位,每單位$10.556日,銷貨300單位,每單位$15108日,進貨800單位,每單位$11.31120日,銷貨500單位,每單位$151231日,期末存貨為500單位。

根據以上資料,若公司存貨成本流動假設採用先進先出法,請問20X7年之期末存貨成本、銷貨毛利各為多少?(請將答案按照下表格式列示於試卷上,並請附計算過程。)

期末存貨成本

$11.3×500=$5,650

銷貨毛利

($15×300+$15×500)-($10×100+$10.5×400+$11.3×300)=$3,410

 

【司法三等中會109-2】甲公司於X111日成立,其編製財務報告之會計政策,在存貨,先採加權平均法,惟於X311日起改用先進先出法。甲公司X3年度之銷貨收入為$320,000、銷貨成本為$116,000、營業費用為$120,000,所得稅稅率為30%

甲公司X1年至X3年底存貨之金額,分別以加權平均法及先進先出法處理,如下:

 

期末存貨金額

年度

加權平均法

先進先出法

X1

$10,000

$8,000

X2

$20,000

$26,000

X3

$32,000

$35,000

甲公司X1年與X2年之比較綜合損益表,存貨成本採加權平均法處理,如下:

 

X2

X1

銷貨收入

$300,000

$300,000

銷貨成本

(100,000)

(80,000)

營業費用

(100,000)

(100,000)

稅前淨利

$100,000

$120,000

所得稅費用(稅率30%)

(30,000)

(36,000)

本期淨利

$70,000

$84,000

甲公司X1年與X2年之比較保留盈餘表,存貨成本採加權平均法處理,如下:

 

X2

X1

期初餘額

$84,000

$

淨利

70,000

84,000

期末餘額

$154,000

$84,000

試求:甲公司於X3年編製X3年與X2年比較報表。請計算下列項目之金額:綜合損益表中X2年與X3年之本期淨利,以及資產負債表中X2年與X3年之保留盈餘。

甲公司

綜合損益表(部分)

X2X3年度

項目

X3

X2

銷貨收入

$320,000

$300,000

銷貨成本

(116,000)

(92,000)

營業費用

(120,000)

(100,000)

稅前淨利

$84,000

$108,000

所得稅費用(稅率30%)

(25,200)

(32,400)

本期淨利

$58,800

$75,600

銷貨成本=$100,000-($10,000-$8,000)-($26,000-$20,000)=$92,000

甲公司

保留盈餘表(部分)

X2X3年度

項目

X3

X2

期初保留盈餘

$158,200

$84,000

追溯適用及追溯重編之影響數(稅後淨額)

0

(1,400)

調整後期初保留盈餘

$158,200

$82,600

本期淨利

58,800

75,600

期末保留盈餘

$217,000

$158,200

追溯適用及追溯重編之影響數=($8,000-$10,000)×(1-30%)=$(1,40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會計16-03存貨成本之衡量方法-公職試題

會計16-05存貨之估計方法-01毛利率法-公職試題

會計16-05存貨之估計方法-02零售價法